王婆,自卖自夸,自我吹嘘;南郭先生,滥竽充数,不懂装懂。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人,但是自己却“有幸”当了回这样的人。
上周三,一个紧急会议,一道紧急命令,近三年资料整理工作随即紧锣密鼓展开了,我成了最后汇总的一员。
于是,上课也成了貌似次要的了,双休日也迫不得已让位了。资料整理,说说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实在耗时间,花精力,更主要的是有些资料已经没有了,有些对照文本,也不知道准备些什么。
每个人都在进行,有些实在不确定,相互询问,讨论,研究。到了最后,都来谦虚地问我:“这一条怎样准备呀,我们又没有做过这个工作”;“我这个材料,看看能不能过关了”。于是,我成了王婆,不说也得说,总是凭借自己的想法对有关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我也成了典型的南郭先生,不懂也装懂,一条条看过,归好,放进文件夹。
这次整理资料过程,时间比较仓促,但是充分展示了大家协作的精神、各自的能力和素质。不信,你看:
最繁的是娟子老师。三年前的流动学生,困难学生,一个名字都不差,要弄齐也实在不易。动员了全体班主任帮助统计,汇总,临了还是不对的,还得一个一个电话叫来全部核对正确方可。一张一张表格,一个一个名字,看得眼花缭乱还得继续,继续。
最有创造力的玲子、纯子老师。她们把从来没弄过的方案一个一个给做出来,一条一条对照,条分缕析,大小兼顾,清清楚楚。
最会小题大做的是小周老师,仅仅是一个条款中的一句话,她翻阅章程,引经据典,一项一项,几乎做成了一部书。
最具推让精神的是大周老师。所有资料都要电子文档,办公室两台电脑,根本转不过来。于是,他大气地遵循女士优先原则,一直到所有女士都完成了任务,他才上机操作。
最悠闲的是蓉儿老师,人事秘书的工作练就了累积资料的习惯,所有数据、材料都在周五就有条不紊地完成,并早早打包发送过来。
最会打球的是曹老师,一些材料的数据都打起了擦边球。
最胸有成竹的是张老师和孙老师,安全工作的材料前两年已经逐步累积健全,现在就方便多了。
最默默无闻的是朱老师,所有的资料汇总后变成两个文件包送到他那儿去打印。还有很多资料需要复印。昨天印了一些,今天一直在打印,还没有打印好。材料实在太多了。
好在工作终于如期完成,至于修改,那是后话了。
千百年前,谁知王婆和南郭先生成了后人的话题。他们一定想不到的是现在居然还有人以他们为榜样,在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