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题:从平角的顶点引两条射线,把平角分成三个角,使∠2是∠1的3倍,∠3是∠1的5倍,求这三个角的度数。题目下面还画了示意图。(图略)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题是有点难度了。
校对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知道。20 度,60 度,100 度。”
“啊,都会啊。”我心想,看来是我低估了大家。
“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分析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这是我们数学课上的老规矩了。
“量出来的。”小志说。
啊,原来是这方法?我问:“其他同学呢?”
这一问,还真问出了问题,居然都是在示意图上量出来的。
“看来,都是好心的编辑叔叔害了你们,书上的图居然泄露了秘密。那么,现在,如果用‘求’的方法该怎样算?”
学生陷入了沉思。突然,快嘴的小晨抢先回答:“5+3+1。”
我请他继续说。“因为∠2是∠1的3倍,∠3是∠1的5倍,所以,只要算5+3+1=9,再用180÷9=20 度,这就是∠1。”小晨说。
“大家听明白小晨说的是什么意思吗?谁再来说一遍。”没有人回答,看来学生还是不理解。
一会儿,依瑶也说了:“我知道5+3+1了。”
可是,让她起来说,她又沉默了,不知道该怎么说。看来,焦点集中在这个“5+3+1”上了。
于是,我板书5+3+1:“两位同学都说5+3+1,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提示一下,我们不知道每个角的度数,没关系,假如把∠1看作是1份,那么,∠2就有这样的……。”
“3份。”学生这下都知道了。
“为什么?”
“因为∠2是∠1的3倍。”
“那么,∠3和∠1比,有这样的几份?”
“5份。”
“现在知道5+3+1是什么意思了吗?”
“一共有这样的9份。”
“为什么要180÷9=20 度?”
“因为一平角是180 度,也就是三个角总共是180度。三个角一共有这样的9份,所以1份就是180÷9=20 度,也就是∠1有20度。”两个同学如此分析。
“现在会算∠2和∠3了吗?”我问。
“会了。”
学生自己解答:20 ×3=60 (度),20 ×5=100( 度)。
“验算一下,这3个角的度数对了吗?”我问大家。
“呀,对了。”看得出来,学生挺高兴的。
“看来,我们要好好谢谢小晨,是小晨的‘5+3+1’让我们将视角转到了分析三个角的关系上来。同学们,虽然题目中一个角都没有告诉我们,但是,我们弄清楚了三个角的关系还是可以计算出来,这就是数学的力量。”
“5+3+1”是什么?是学生思维的流淌,是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学生探索数学奥秘过程中的一颗珍珠。作为老师,要做的工作就是保护这样的珍珠,让它继续发出璀璨的光芒,并促使他的光芒最灿烂、最长久。这样,学生在数学道路上才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