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记 忆
<<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不仅仅是感动
[ 2009-9-3 16:40:00 | By: 一苇 ]
 

李镇西老师的文字,总是十分感动。感动于他对教育的倾心与热爱,感动于他洋洋洒洒的铺陈式的写作方式。这次,看老师刚出版的《追随苏霍姆林斯基》,除了感动,我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李镇西老师,并透过老师的文字进一步感受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魅力。

相比于李老师几十万字的《爱心与教育》《心灵写诗》等著作,这本十四万八千字的书更显得轻盈灵动。我甚至于半天时间就情不自禁翻了个遍。老师谦虚地说“这些纯属私人的文字”,确实,本书写作的思路非常简单清晰,以老师本人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的三次见面为线索,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人文情怀通过李老师朴素的心灵独白式的语言于字里行间一点点地展现给读者。

觉得李镇西老师的简介很有趣。老师写过很多书,获得过很多荣誉,也担任很多职务。但是,总不忘在简介里写上“班主任”这个称呼。“班主任”,这个大多数教师都会得到的一个称呼,一个职务,堪称天下最繁忙的一个“主任”,也可能是级别最小的一个“主任”。但是就是这个也许别人不屑一顾的称号,李镇西老师却津津乐道,并且乐此不疲地身体力行。李镇西老师的许多著作写的都是他作为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教育故事。从这些故事中能感受到老师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对学生的关怀之情。如果说李镇西老师的著作是教育科研的结晶,那么,没有理由不相信,教育是做出来的,教科研是“真教育”,“教育科研不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的冥思苦想的脑力劳动,而同时也是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和学生心心相印的过程。”

可以看出,《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的写作方式依然是老师一贯的风格。日记的形式,主题的方式,娓娓铺叙,字字透露出的是真,真人,真事,真情的流露,真实的写照。回想起老师的《心灵写诗》《爱心与教育》,行文风格何尝不是苏霍姆林斯基式的啊:“将理论融注于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教育故事之中,或者在夹叙夹议中娓娓诉说自己的教育个例,并自然而然地以极其精辟凝练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教育见解,既给读者以形象的感染,又给读者以思想的冲撞。”

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李镇西老师一点也不避讳自己的“痴迷”: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的执著,学习他坚持不懈地写“教育手记”。甚至于期盼着每一次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卡娅的见面,想方设法得到卡娅的签名题词,以“朝圣”的姿态踏上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之旅。难以想像,作为很多教师的崇敬对象的李镇西老师本人,居然也有着如此纯真的“追星”情结啊。也难怪,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卡娅会称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我们到底要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什么,老师一言以蔽之:“怀着一颗纯净朴素的心,从事纯净朴素的教育!”不可否认,现在的教育夹杂着太多的不“纯净朴素”的东西,要说环境使然也罢。实际上,教育不是象牙塔,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在主流媒体对他的教育观进行抨击的时候,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教育主张与理念,并潜心教育与研究,即使付出沉重的代价也无所谓。即使是在今天,在中国,几乎没有一个教师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的,可是在苏霍姆林斯基自己的祖国,他作为“教育家”的名义居然没有“作家”的影响大,这些,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是,这恰恰是真实的现状。可见,追求“纯净朴素”的教育需要勇气,需要坚持,需要不怕困难,需要不怕孤独……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