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记 忆
<<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从南国飘来的牧歌声
[ 2009-8-12 9:23:00 | By: 一苇 ]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

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

 

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

只有当它们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

 

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

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时间

 

这是郭思乐教授写在由他主编的《望晨光之熹微》最前面的几句话,那样的灵动,那样的诗意。

《望晨光之熹微——生本教育体系实践和思考》记载了教授主持倡导的生本教育实验研究经过十年来的智慧和结晶。里面既有教授自己对生本教育的思考,也有社会各界对生本教育观念的认同和理解,更多的是生本教育在100多所学校开展实验的一些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阅读这本书,既会被生本教育的理念所浸染,也会被实验老师的孜孜以求所感动,更引人注目的是生本教育实验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阅读这本书,是源于郭思乐教授的一个讲座。那是第一次接触“生本教育”概念,教授的讲授主要围绕着“生本教育”在作传播,从理念、从课例、从成果等等。那时,对他所讲的这些理论并不熟悉,印象深刻的是实验班的一个课例片段。学生想表达的欲望、会表达的能力,确实令人惊叹。我们的课堂上,一些学生唯恐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更不要说是发现问题了。而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抢着发表意见。好不容易轮到后面的一个学生回答了。她站起来就说:“刚才都是前面的同学说的,说了很多。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我就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说我的观点……。”暂且不听她说得正确以否,一个小学生站起来回答时的那种清晰的思路、明确的观点、流利的表达、从容的态度简直令人不敢相信。那么,这样的让学生做主的课堂是不是为了传播生本理念而特地制作的呢?今年上半年,一些老师相继南下广州,参加生本教育实验的培训,带回的研究课例让我对生本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望晨光之熹微》里,许多实验老师不约而同地写到“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的一些方法,认为“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在教学组织上,鼓励先学,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学得积极、欢快、高质、高效。

什么是生本教育?郭思乐教授是这样说的:“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所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当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激扬生命自身去发展自己;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所以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关于“师本”与“生本”的差异,教授这样比喻:“我们似乎可以明确地发现师本教育的运行机制与生本教育的运行机制的区别。前者是像皮带带动的两个齿轮,老师是大齿轮,学生是小齿轮,连带着运转,我们把那样的方式称为连动式;后者是像开汽车一样,老师给学生钥匙,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我们把它叫做激发式。”

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承担着怎样的角色?生本教育认为:教师应该是生命的“牧者”。“在实际生活中,牧者不去代替或包办羊群的吃食,而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吃草,这意味着既管理着羊群(当然也负着安全和保护之责),又尊重着羊群的独立的生命活动。”“类似地,相对于儿童生命体,教师同样应是一个‘牧者’。教者对儿童学习的管理,应是为了学生的自主的有效的活动。”教师,要“从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

任何实验研究总是在一路实践一路摸索一路反思中进行的。书中参加实践的老师并没有回避遇到的困难、困惑与存在的问题,诸如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课堂上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问题等等,问题的存在与老师持续不懈的追求让人感觉到:生本教育之路走得那么真实、朴素、却令人怦然心动。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这样写下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生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实验,扎根于广州,静悄悄地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学校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今,一路北上,恰如一首田野牧歌,从美丽的南国飘来,在广袤的教育原野上,不时传出动听的声音。

 
 
 
Re:从南国飘来的牧歌声
[ 2009-8-12 21:34:00 | By: 一苇(游客) ]
 
一苇(游客)
以下引用yinji(游客)在2009-8-12 13:34:00发表的评论:
教师应该是生命的“牧者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吃草,这意味着既管理着羊群,又尊重着羊群的独立的生命活动。

这是郭教授在《从纤夫到牧者》中说的。
生本教育10年成果那么丰硕,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想到他们的基地看看啊。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从南国飘来的牧歌声
[ 2009-8-12 21:31:00 | By: 一苇(游客) ]
 
一苇(游客)
以下引用junyi0929在2009-8-12 10:40:00发表的评论:
如今,一路北上,恰如一首田野牧歌,从美丽的南国飘来,在广袤的教育原野上,不时传出动听的声音。

郭思乐讲课是从南开始,一路传播过来的。上个学期,我们也在践行尝试生本教育,但是,似乎困难重重,束手无策,看了此书,有点启发。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从南国飘来的牧歌声
[ 2009-8-12 13:34:00 | By: yinji(游客) ]
 
yinji(游客)教师应该是生命的“牧者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吃草,这意味着既管理着羊群,又尊重着羊群的独立的生命活动。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从南国飘来的牧歌声
[ 2009-8-12 10:40:00 | By: junyi0929 ]
 
junyi0929如今,一路北上,恰如一首田野牧歌,从美丽的南国飘来,在广袤的教育原野上,不时传出动听的声音。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