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记 忆
<<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为了教好每一个学生”——读《大校长蔡林森》
[ 2009-2-18 12:30:00 | By: 一苇 ]
 

《江苏教育》09年第一期刊登了独家策划的一组文章,是关于介绍蔡林森校长的办学经验的,读后令人感动。

感动于蔡校长“为了教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

大概是十几年前,县教育局组织我们培训班的老师到洋思初中去参观。那时知道了江苏有个洋思中学。当时,漫步校园,感受到的只是校园的幽静与朴素。而关于洋思很高的升学率,关于洋思的先学后教,关于洋思的一切传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似乎慢慢地被淡忘了。潜意识里,那是中学的经验,看着也就看着,听着也就听着。只是觉得,那种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思想确实了不起,能做到更是神奇。

这次,蔡校长以《当校长就是为了教好每个学生》为题讲了自己的办学经验与历程。从中特别提到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他指出:“差生为什么差,主要是行为习惯差,教学质量差的学校、班级,往往也是因为多方面都差的原因。因此要教好每个学生,必须统筹兼顾,狠抓全面发展,特别要抓习惯的养成教育。”针对卫生差,他制订了《卫生检查评比办法》,天天查,天天公布,周周累积,月月统计总分,很快净化了校园;针对学生做操不认真,他设计了会操比赛,后来,广播操成了学校的一道风景线;针对纪律差,他制订了《纪律检查评比办法》,并坚决执行,促使学校有了良好的教学秩序。苏霍姆林斯基有过这样一句名言:“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蔡校长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的信念,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建设学校,去创造教育的奇迹。这个过程,既有正确的决策,又有严格的管理,同时赢得大家的支持与理解,加上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信心。这些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奇迹。

感动于蔡校长坚持“四清”教学管理的执着。

所谓“四清”,指“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看蔡校长是如何抓“四清”的:从实际出发,抓四清的对象和重点,力求人人过关;“四清”不出试卷,不考试,不阅读,不搞疲劳战术,而是以课本为本,引导学生读书、练习、自背、自练、互背互查,老师抽查,以点带面,人人过关;抓四清的时间和内容,学校有四清的制度。这样坚持下来,促使每个学生扎实学习,夯实基础,循序渐进,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抓“四清”,其实还是不放弃每个学生啊。也有学校学习这种经验,并逐步演变推行“讲学稿”“周周清”等各种制度。只是“讲学稿”是每天一张卷子,周周清成了周周练,或者明确地说是“周周考”。怪不得蔡校长说,许多人只知道“四清”,但不知道操作的细节,结果搞偏了。

感动于蔡校长“老骥伏枥”的从容与智慧。

当初,蔡校长将洋思初中办成了“让每一个家长满意”的学校,令洋思经验不胫而走。然而事实上,那么多的学校去看洋思,学洋思,洋思仍然一枝独秀,并没有出现百花齐放的景象。

是经验不可复制吗?答案还是由蔡校长自己来揭晓。当蔡校长退休后告别故乡,告别洋思,来到河南沁阳永威学校后,永威的奇迹告诉我们: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说,蔡林森就是一本活的教育学,一本不断创造奇迹的教育学,不仅校长应该学,而且教师也应该学。

教师学什么?看看能让小学生“会学、学好”的“五个一”课堂模式是否对我们自己有什么启发呢:看一看——让学生看课文;想一想——再思考几个问题;考一考——通过板演练习检测看书效果;议一议——大家讨论对不对、错在哪里,怎么改,为什么;练一练——当堂完成作业。

课堂上,教师讲什么?学生会了的,就不讲;学生错了的、不会的,都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一定要讲,一定要讲得有序、讲得好,不是就题讲题,一题一题地讲,而是要一类题一类题地讲,由个别到一般,再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蔡校长的沁阳之行告诉我们:奇迹是人创造的。当别人在退休后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蔡校长尽情地在他的教育世界里,用他的思想、他的智慧、他的信念、他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他对教育的挚爱,对教育的眷恋。在教育之路上,他的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坚定、自信,那么淡然、从容。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