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李镇西,是在《教师博览》杂志上。那是10年前了吧,在该杂志上看到了李镇西老师写的一篇关于班主任话题的文章,好像叫“花开的声音”。首先是题目吸引了我,因为花开是没有声音的,但是李老师用心倾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文章写得很感人,很美,于是,我很快记住了李镇西的名字,我对李老师能与学生之间具有那种浓浓的师生情谊由衷的钦佩。那时,我只知道他是一个班主任。
后来,陆续在《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上越来越多地见到了李镇西的名字,也知道他已是全国有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了。但是,因为是中学里的,我对他语文教学的特点并不是十分了解。
再后来,也就是去年年底,我在登陆“教育在线”网站时,见到了李镇西的网站。于是,浏览了全部的内容之后,我见到了一个真实的李镇西,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的李镇西,对女儿无比呵护的李镇西,致力于新教育之梦的李镇西,朱永新教授眼里的得意弟子李镇西……因为真实,所以喜欢。我搜索到了关于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一些见解,一些智慧理论,我不自觉地学习着。
4月1日,女儿跟我说今天是“愚人节”,但是我却觉得过了一个“愉人节”。我觉得特别开心。因为就在这天,我有幸亲眼见到了李镇西,我有幸聆听到他的一堂班队主题活动,我有幸和他面对面,倾听他关于教师的关于教育的智言慧语,我有幸读到他的专著《心灵写诗》。我感觉,我真的特别幸福。
同去听课的老师说我是李镇西的“粉丝”,我也不介意。因为是下午才听到李老师的讲课,上午是听浙江大学王东莉教授的报告《关注生命,关注精神》。利用休息的间隙,我迫不及待读了《心灵写诗》。我读书有个坏习惯,喜欢从后面随意翻动,看起来,然后慢慢再看前面内容。特别是杂志类的、没有长篇连续性内容的,更是如此。潜意识中,似乎感觉后面内容要比前面来得精彩些。这次,看李老师的《心灵写诗》,也不例外,我首先看了《主题班会:叩问爱情》,又看了《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沁园春?长沙》《谈心》等,越看越喜欢,于是从头看起,从“序”看起,就是序(我一般是不喜欢看序的,特别是作者请人代写的序,我感觉都是些溢美之词,不值得一看。)已经深深吸引了我。李老师的序用“与青春同行”作题,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心灵写诗”的过程与体会,是的,真实,没有矫揉造作。大概,就是李老师的“真实”写意深深地吸引了我吧。
李老师的第一篇就是《第一天的见面礼》,记录了李老师开学第一天接待学生报到的情况。在没有读此文以前,我的想法是和王晓丹老师一样的,开学第一天无非是打扫卫生、收费、发教材、检查假期作业、强调纪律等等一些琐碎又繁忙的事。但是,李老师与大家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他把平常的事用心做,从而让这些平常的事变得自然、伟大而有意义起来!例如,他给未见面的新生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自己写的书《爱心与教育》,并一一签名题词,而且赠言都不一样,还有自己写的信,“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李老师送给新生共同的一句话,其实细细咀嚼,李老师独具匠心地运用这句话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潜移默化的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他的教育匠心体现在点点滴滴,他让学生去搬书,搬完了(我们老师一般也这样做的,但是搬完了就算完事了)李老师对班上所有同学们说:“让我们向李运同学(李运最认真)和全体男生表达我们的敬意!”全班鼓掌……就是李老师真诚的一句话让全体男生感受到了“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实在意义;于是就有了女同学自然而然的发书。发书后,李老师又对同学们说:“今天晚上,我们男生和女生进行了一次互相服务的与卡合作!希望今后我们班每一位同学都能有种互助精神!让我们班充满兄弟姐妹般的温暖!”
就在这看似平常的简单的过程中,李老师悄悄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就像李老师自己说的那样: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走进心灵,而且必须从第一天开始,从细节开始!其实,不仅是班主任工作,做任何事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