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学习认识《升和毫升》,需要很多的学习材料,像一些锅碗瓢盆、瓶瓶罐罐都被搬上了课堂。学生看到了这些新“朋友”,有的还是学生自己带来的,特别兴奋,课堂也变得特别热闹。
中午,从食堂吃完饭出来,吴杰问我:“老师,今天我的学习效果怎么样?”
我随口说:“很好啊。”
他接着说:“那今天回去要不要带东西啊?”
“恩,要的,放学前我来布置,好不好?”
孩子随即开心地蹦跳着走了。
孩子走了,我却禁不住沉思起来。
说实话,我有点诧异孩子问的话。平时对学生说惯了这样的话:“问问自己,今天学得怎么样,哪些地方不理解的请提出来。”没想到今天,学生却反过来问老师了。
从孩子的问话中,我看到了孩子学习成功的自豪和喜悦,以及满含的期待。孩子一定是觉得今天这堂课上自己的表现特别棒,自己学得特别认真,自己掌握得特别好,很想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者想听听老师的评价。其实,很惭愧的是,如果孩子没有来问我,我还真的没有特别关注到他个人学得怎么样。那句“很好啊”只是自己随口说出来的。
孩子的提问提醒了我,孩子学得好不好,老师要及时将这个信息传达给学生。让孩子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于是在后来的几节课上,我加大了即时反馈的力度。比如:布置带一瓶100ml饮料,依瑶一下子带来了收集到的4个不同形状100ml的饮料瓶,我让她拿出来给大家欣赏,同时对她这种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大加赞赏;今天课上要做“杯琴”,课前,唐鸿悄悄地对我说:“昨天,我在家里已经做了。”课上,我充分肯定了他主动学习的精神;昨天的家庭作业由同桌按要求相互出题相互批改,在检查过程中,我发现小涛一组同桌出的题目很典型,于是表扬了他们出题的水平高。
同时,我把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及时通过校信通传达给了家长,让家长配合共同教育。例如:小宇上课不声不响,但是作业总是慢吞吞的。我对他父母说:“小宇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上课认真专心,希望他保持这个好习惯。同时希望他在作业的速度上能加把劲,赶上大家!”小晨、小凯、小海都是特调皮的孩子,有点小聪明,上课静不下心来。我给他们的家长发短信:“孩子上课思维灵活,操作主动,善于发言。但是要学会约束自己,不在课上做影响别人的事情。”
加强了对学生的反馈和对家长之间的沟通后,最直接的反应是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主动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当然这只是开始,以后还要跟上其他措施。
我真的要感谢吴杰的一问。可见,有时候,学生也是老师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