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三年级数学的王老师请假一个月,教导处安排我和吴老师分别代上一个班的数学。于是,我有机会再次执教三年级的数学。
我去上的第一课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记得去年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喜欢用自己容易理解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而对我们一直以来沿用的求周长的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很不以为然。为此,我还以《我喜欢这样算周长》记下了自己的教学后记。那么,这次,我如何着手?
课前,我在重温了去年的教学过程以后,找到了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那个我们看来是最简单的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原因。其实,学生还是对“一个长加宽的和”不理解。
课上,以计算教室地面周长为例,学生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当让孩子自己选择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时,学生我行我素,各人有各人的理解,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而且不出所料,大多数学生依然不喜欢那个所谓的最简便的公式计算法。于是,我引导大家进一步理解这种计算方法:“这种算法看起来简便,但是似乎比较难理解。”
学生马上说:“是。”
“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秘密在哪儿?就在你们双手的手指上。”
学生伸出双手,迷惑不解。
于是,我让孩子们分别伸直双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正反对接成一个长方形状。这样,两个大拇指成了长方形的宽,两个食指成了长方形的长。
当孩子把这个长方形分开时,他们分别看到的是长方形的一半,也就是一条长和一条宽。
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长方形的周长有两个长加宽的和,所以,计算周长时,只要“(长+宽)×2”。
在随后的课堂反馈练习中,我看到大多数学生在计算时,都自己选择运用了“(长+宽)×2”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孩子的智慧出在指尖上”,确实如此。当孩子动动手,动动脑,理解了真正的内涵时,原来抽象的内容也会变得直观起来,孩子的思维也会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