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一个学生跑到办公室,告诉她的班主任:“老师,小超打人了。”该班主任立即进教室处理此事,并把肇事者小超带进办公室,教育了一番。小超垂头丧气地走了。
一分钟不到,又一个学生来报告:“老师,小超把墨水洒得到处都是。”班主任无奈只得再进教室去处理,并让小超用抹布把墨水擦掉。
处理完毕,班主任前脚刚进办公室,后边又有学生来报告:“老师,小超又打人了,把人打哭了。”
这次,班主任老师再也沉不住气,把小超拽进办公室,批评了一顿。小超垂着头,嘴巴紧闭,手里还拿着抹布,任老师批评,就是一声不吭,偶尔抬起眼睛看老师一眼,那眼里分明流露着满不在乎。
就这样,课间十分钟就过去了。班主任刘老师忙得像个消防队员,一直在“救火”,最后生气地上课去了,小超也慢吞吞地回到了教室。办公室又恢复了平静。
这令我想起了我班的班主任许老师告诉我的一件事,说小雯的妈妈到学校来了,向老师反映班上小月经常在午餐时用脚踢小雯。许老师了解了情况后,已经教育了小月。
课后,孩子们都出去做操了,小雯的身体一贯虚弱,留在教室里。于是,我找小雯谈了谈。
我跟她说:“你妈妈来找许老师了,你知道吧?”“是的。”她说。
“现在小月还踢你吗?”我问。“不了。”她回答。
“事情解决了就好。只是,我想对你说,以后,如果有什么事情,首先要学会自己面对,自己解决,当自己无法解决时,在学校里,可以告诉老师或其他同学。我相信大家都会帮助你的。好吗?”
小雯点了点头。
“你想,你妈妈那么忙,今天为了你的这事,还专门到学校跑一躺。如果在小月第一次踢你的时候,你能够理直气壮地明确告诉小月,这是不对的,并让她向你道歉。也许,这事早就解决了,是吧?如果小月依然不悔改,那么,你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还可以报告老师,让大家、让老师为你主持正义。你说是不是?”
小雯再次点了点头。
“现在,你在妈妈身边,可以立即向妈妈求助。但你总有离开妈妈独自生活的时候。比如,将来你上外地求学了,或者工作了,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难道你也一个电话把你妈妈千里迢迢地叫去吗?当你妈妈年纪大了,需要你照顾的时候,你还能依赖你妈妈吗?希望你以后要学会运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解决问题。好不好?”
小月腼腆地笑着点了点头。
尽管班主任许老师问明情况后,已经处理好了这件事,但是我为什么还马后炮似的找小雯谈呢。因为,小雯从小身体不好,她妈妈特别宠爱小雯,所以,她养成了爱依赖妈妈的习惯。生活中,一切由妈妈操持;学习上,碰到困难就退缩,几乎每次家庭作业都留有妈妈辅导过的痕迹;学校里,和同学相处时,不怎么合群。我觉得这样下去,并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于是,借“小月的事情”我希望她能够和大家好好相处,并慢慢地学会自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班级中,孩子之间磕磕碰碰的事情经常会发生。关键是,老师在处理这样的事时要分清主次,当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时候要能够沉下心来,让学生自己解决好。比如,小蔺红着眼眶来告诉我,小浩拿笔撮他。我让小蔺归位以后,看了看小浩,孩子往往无知无觉,或者故意如此。当我叫来小浩的时候,我问他,知道为什么叫他来。这时,他即使不说,也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我干脆将心比心问他:“如果小蔺无缘无故地拿了笔纯粹为了好玩而来撮你,你觉得好吗?”他脱口说“不好”。“那你对得起人家吗?”我继续问。“对不起。”小浩说。我立即指出:“你不用跟我说‘对不起’,应该跟小蔺说,请求他原谅你。”当小浩忸忸怩怩地低声一句“对不起”,小蔺原本红着的眼眶早已笑成了花。
我想,孩子之间类似的许多事完全是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如果,老师处理不当反而会小事变大,适得其反。所以,老师,千万别让学生之间的“打人、打架、吵闹”气昏了头,自乱阵脚,你需要做的就是“化干戈为玉帛”,让孩子自己骨子里的正气来说话,从而营造班级里的一团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