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在一个美丽如画的乡间小屋里,墙上装有三面镜子:
第一面镜子,表明凹凸不平,且有污点,看起来很脏。
第二面镜子,清洁精巧,并装有雕刻精美的镜框。
第三面镜子,既没框子也没有装饰,只是一面洁净清楚的镜子。
当面对第一面镜子时,我们看到了什么?回答是:“看到了一面不干净的镜子。”第二面镜子呢?回答是:“看到了一面美丽的镜子。”第三面镜子呢?回答是:“看到一片美丽的景色。”
看到这个故事,想起了一些往事。
想起09年春刮起的改课春风。一开始,老师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突然冒出一个“改课”的词,还以为是谁一不小心把“课改”错说成“改课”的。慢慢地通过不断地学习、观摩、尝试,发现自己改起来的时候困难重重,似乎连当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师都不会上课了。就是在这样矛盾又质疑的状态下,继续前行、摸索,慢慢地交流的氛围浓起来了,慢慢地尝试的人多起来了,慢慢地发现自己“沉”下去后,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课堂,学生似乎灵动起来了。于是,又引发了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哪个权威来给我们解释,还是靠自己交流与探索,研究与实践。
于是,似乎明白,真正的实践就是这样。就像那么多的镜子摆在那里,真正适合我们的镜子只有自己亲自经历、尝试选择后才知道。我们要追求的是那一片美丽的风景,而不是镜子本身。
也许,对于身处课堂教学改革风口浪尖的我们来说,那一片美丽的景色始终在前方。但是,我们既然在路上了,我们相信,我们离美丽的风景会越来越近,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