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记 忆
<<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走近肖川 
[ 2007-5-8 15:43:00 | By: 一苇 ]
 

知道肖川的名字,是因为新课程实验以来,大家都在引用他的“经典语言”。这样一个从事理论研究的博士,离我们一般的一线教师到底有多远?

        有机会看了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是一本教育随笔集。作者自述这是“近十多年来集腋成裘的产物,也是一本为教育实践工作者写的书。”也许有了这样的定位,也许是肖川先生一贯的风格,这本涉及教育学众多重要领域和主题的教育理论著作读起来完全没有其他理论著作那样的晦涩枯燥,而是“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读来那样的轻松自如,亲切自然,那样的不急不躁,隽永雅致,令人回味无穷,荡气回肠,美不胜收。那是一种一气呵成的畅快,一种诗意盎然的激荡,一种行云流水的美妙。

教育是什么?肖川先生在本书中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育的意蕴”,“教育的灵魂”。他认为“教育即解放”,“教育就是服务”。

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建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教育,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心灵的感召。”“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是丰富认知”,“是尊重和信任”。所以,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需要“站在改造国民性、重塑民魂的高度,审慎地规划我们的教育行为,解放被禁锢的心智,舒展被束缚的个性,使僵化的头脑能够异想天开,使萎缩的人格大放异彩。”

教育就是服务,怎样为学生服务?落实到课堂上,就要“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跟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感受到仁慈、宽容与敬业的力量。”肖川先生认定:“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最具服务精神的教育。”

教师为了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自身同样需要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肖川先生提出了教师基本素质的“六个学会”,所谓“六个学会”,即“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六个学会”既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期望,更是衡量一个教师成熟成功与否的尺子。

于是,自然而然地,教师的学习就成了一个必然的话题与课题。肖川先生对我们说,要“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与经典为友”,“以从容的气度”“点点滴滴的浸染,涵养,经年累月的尝试、摸索、积累和深化”,这样“才能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从而“益人心智、怡人情性、变化气质、滋养人生”。这样,学习就会成为一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成为一种“用努力酿造的快乐”。

肖川先生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这样美好的《教育理想与信念》,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是浓浓的人文情怀。这令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朱永新教授的《享受教育》:“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你会把每一个挫折看成是考验/你会把每一种困难看成是磨练/你时时刻刻都会听到花开的声音”“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你能从平凡中品味出伟大,从失败中咀嚼出成就/你能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房/你会惊奇地发现:幸福从此熙熙攘攘”。

在教育行家的笔下,理性的思考可以用感性的文字来表达,多彩的教育可以用诗意的语言来描绘。想来,这就是大师们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热爱与柔情的个性吧!

 
 
 
Re:走近肖川
[ 2007-11-26 16:09:00 | By: 看云时(游客) ]
 
看云时(游客)共享肖川,分享教育的幸福。[quo
 
 
 
Re:走近肖川
[ 2007-5-9 19:57:00 | By: xumin ]
 
xumin"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